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略论岭南移民及其对岭南陶瓷发展的推动

作者/责任者:申家仁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的促进了岭南陶瓷的发展。
    3. 给岭南输送了发展陶瓷的生力军
    历代南迁的北方人民中, 有不少手工业者, 其中包括陶瓷工匠。明代嘉靖之后, 瓷都景德镇灾荒、瘟疫、兵灾接连不断, 民不聊生, 兼之“官搭民烧”的制度, 强使民窑搭烧官器, 极大的加重了民间窑场的负担, 迫使大量窑工流散迁移。广东与江西相邻, 且社会局面又较安定, 故窑工们基本上往广东迁移。他们不仅带来陶瓷发展信息和技术, 带来陶瓷生产方式, 还直接成为岭南发展陶瓷的生力军, 或进入当地人窑场, 参与烧造, 或者径直自己开窑场。石湾窑仿烧名窑器始于元代。这是因为元军占领钧州时, 那里的窑工逃到还是太平的广东, 所以石湾的许多窑工是宋元官窑、钧窑器制造者的直接后裔。石湾故老传说, 元代时有钧窑的工匠在佛山设窑, 当时石湾村姓封者佣于该窑场, 后该窑它迁, 此姓封者于是在本村集资设窑, 烧造仿钧器。现在封姓子孙犹在石湾[ 5]。据考证, 南宋以后, 有十多个姓氏避乱迁居于石湾, 其中有的经营陶瓷业, 如石湾“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