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六祖惠能早年与唐初岭南文化考论

作者/责任者:王承文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者为安道诚。唐初蕲州的冯墓山继承了达摩禅的正统, 是唐初五十多年的禅学中心。而安道诚于冯墓山参礼五祖弘忍又于惠能故乡读 金刚经 以求见性成佛的经历, 证明唐初新州同中原内地佛教已有密切联系, 且东山法门的影响其实已达溪洞深远的岭南新州。日本松文三郎氏认为, 金刚经 对初期禅宗影响很大, 六祖惠能由引而得悟并形成后来的 坛经。
    惠能圆寂六十多年后, 代表惠能法嗣中岭南土著一系、成书差不多与敦煌本 坛经 同时( 约作于公元781年) 的 曹溪大师别传 记载惠能离开新州外出求法年已三十。杨曾文先生考证认为惠能离开新州时已33岁。
    曹溪大师别传 记载惠能从故乡游行至韶州曹溪后不久, 即为无尽藏尼解释 涅 经 义。尤其是惠能首次明确提出了 佛性之理, 非关文字能解。显示出惠能已经形成了对佛性等问题的见解, 并实际上已关系到南宗禅的根本精神。惠能因此在岭南佛教重镇韶州一带受到当地僧俗的敬重, 随即在著名的宝林寺修习佛法整整三年, 后又在韶州乐昌县远禅师和五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