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名中所见语言的接触、浸润与交融
作者/责任者:宋长栋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学术研究》2000年第9期
等) 、 田(那、罗、什) 均在前, 形容词性专名 新 ( 木、班、黄) 、 旧 (慢、缦) 、 老、 大 ( 龙、隆)均在后。
丙、通名与数量词性专名
古越语地名与汉语地名的词序基本相同, 即通名在后。数量词性专名在前, 例如:
汉语地名 三水(连县) 六沙(中山)
九所(东方)
古越语地名 古楼(棵枫树宜山) 古甘(棵柑树德保)
古麦(棵李树忻城) 都隆(只条龙天峨)
都院(只燕宜山) ( 古越语地名均见张声震主编 广西壮语地名选集 ( 汉文版) 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
丁、带词头、词尾的地名
汉语地名有带 儿、 子、仔 词尾的, 这些词尾均为小称。例如:
山儿、土良儿( 德庆) 、车儿、岗儿( 封开)、佛子( 德庆)、獭子(博罗) 、石仔( 封开)、岭仔( 遂溪)、铺仔(湛江) 等等, 但局限在某些地区。
古越语地名有的带词头。例如, Jwk8为现代壮语词头, 亦含幼、小之意。壮语称 脚趾 为Jwk8tin1, tin1即 脚。Jwk8为词头( 见韦庆稳,覃国生著 壮语简志 民族出版社1980年第28页)。
地名六卜(连南、信宜) 、六朴(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45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