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东与香港的区域文化研究--人类学个案研究浅析

作者/责任者:黄淑娉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思想战线》1997年第4期

必次的后代, 宋丞相陆秀夫负帝于新会山赴海, 赵必次跟从, 托孤于同僚。后代隐居于新会, 至明初始复赵姓, 一支留居新会霞露, 一支立村浮石, 已660余年。浮石风光绮丽, 河流交错, 围田连片, 屋宇整齐, 村前建有雄伟的大牌坊,上书“吾族无疏”。村中祠堂林立, 至今还可以见到67座; 除始祖祠外, 各房经济条件较好的都建祠堂。解放前耕地绝大多数是祖尝田, 约12000多亩。宗族组织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祖先,有春祭、秋祭和冬祭, 祭毕分胙肉, 只分给男丁。《赵氏族谱》一再修纂, 内容丰富, 是研究赵氏宗族、也是研究中国家族制度的好资料。在传统宗族社会中, 士绅是领导阶层, 浮石过去由乡绅管乡中事务, 清朝时设值年办事绅耆13人, 光绪二十五年( 1889年) 改称族正。民国时期浮石赵氏宗族是一个自治单位, 有县自治法下的乡自治法。族长即一乡之长, 族正即乡正, 按各房分配名额选出, 每年农历正月中旬由乡中绅耆集会公推族长( 即乡长) 正副人选。以“吾族无疏”为祖训, 实际上实行以家族为本位的阶级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