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与香港的区域文化研究--人类学个案研究浅析
作者/责任者:黄淑娉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思想战线》1997年第4期
二次葬的风俗流行于岭南及南方其它地区, 而以壮侗语族民族和汉族广府民系最为普遍, 可以追溯到百越文化的渊源, 也与人们的“灵魂不灭”观念有关; 南方多雨潮湿, 骸骨容易腐烂, 捡骨洗净重葬习俗的产生与这种自然条件相联系。与广府地区普遍行二次葬相比较, 在客家地区, 只有广东的客家人比较多地行此俗。我们调查时目睹, 人们将金罂寄放在崖坡峭壁的洞中或置于山坡树下, 自发地将本房的金罂按亲疏关系摆放一处, 好像他们生前聚族而居一样。过去客家人长期辗转迁徙, 背负祖先骸骨, 寻觅居地, 屡迁屡葬, 这样, 在南方山区炎热、受越俗和广府人影响的因素之外, 又有客家民系的特色。而潮汕民系行二次葬的很少。
( 7) 繁多的节日和神诞。广府民系的主要节日与中原地区汉族大同小异, 除了春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等之外, 有地方特色的是节日多, 并与民间信仰相结合。例如, 正月十六抬出乡中庙宇神像巡游, 飘色, 舞狮; 二月初二土地诞; 三月初三北帝诞; 三月二十三和八月二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