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东与香港的区域文化研究--人类学个案研究浅析

作者/责任者:黄淑娉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思想战线》1997年第4期

原, 形成沙田。这里的原住民古越人先后与南来的汉人相融合。沿海的考古遗迹显示出古越人的文化特征, 如有肩、有段石器, 几何印纹陶, 越式铜器, 干栏式住房, 蛇、鸟、蛙图腾, 拔牙习俗等。
    ( 2) 语言。语言是族群的重要文化特征。广府民系说粤语方言, 以广州话为标准音, 说粤语的全世界有7000万人。语言学家李新魁等研究, 早期来此的汉人语言为当地语言所同化, 后代学会了粤语, 也发展了粤语方言。魏晋南北朝时粤语逐渐“长大成人”, 形成独特方言; 唐至宋,粤语“自立门户”; 元、明、清至近代, 与现代粤语方言已相当一致。〔1〕粤语区有众多的方言点, 其成因, 有些西方人类学家如M. Freedman, J. Potter, H.Baker, J. Watson, F. Blake等认为, 农业和商业发达, 社会长期稳定, 人口密度大, 都与存在宗族组织传统有关, 而聚落的长期稳定则导致粤方言的多样性。粤方言保存大量古汉语语词,保存越语的特点, 借用外来语多, 还有本方言的一些特有词汇。近年曾出现粤语时髦的现象, 是文化传播的结果, 与当前我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