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消费与民俗文化
作者/责任者:陈伟明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
族,主要种植玉米,以玉米为主粮,其次是豆类和红薯,过年过节也吃大米和糯米。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华南少数民族大多以渔猎经济作为主粮主食生产消费的重要补充。经济形态虽为落后,但在古代主粮生产消费落后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失为解决民生的有效途径。中国古代各民族的生产发展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总是从原始农耕或者渔猎采集经济阶段开始,不断发展而来,古代华南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南宁地区贝丘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了大量石制斧、裤、柞、磨奉等农业工具和谷物加工工具,说明已发生了原始锄耕农业,同时,也伴随着石矛、网坠、骨链、鱼钩的出土以及大量的兽骨、鱼骨、螺蚌壳遗存。说明了渔猎采集经济仍有相当地位。由于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农业经济长期迟缓,所以农业与渔猎采集经济并重的历史状况一直长期存在,渔猎采集长期成为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重要食物生产消费来源之一。宋代抚水州,其地少数民族,“亦种水田,采鱼,其保聚山险者,虽有舍田,收谷粟甚少,但以药箭射生,取鸟兽尽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