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消费与民俗文化

作者/责任者:陈伟明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

即徙他处,无羊马、桑拓”。清代拎人,“依焉不室而处,采橡薯为粮,或射狐掘鼠及捕虫蚕以充食,妇女亦间采山果以佐之。”反映了古代华南少数民族饮食生活中,渔猎采集经济具有相当地位,对其主食生产消费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副食,指附属于主食消费的食品,即鱼肉蔬果一类的食品。由于地理环境影响,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副食来源十分丰富。华南地区背山靠海,域内山陵起伏,河流密集,气候温暖湿润,天然森林植被覆盖相当茂密。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丘陵,更是如此。一方面固然给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困难,限制了主粮生产的进一步开发,而另一方面,森林江海,蕴藏着丰富的山珍海味,鱼鳌禽兽,成为人类的天然食库,为古代华南少数民族提供了丰富的副食品,在一些主粮缺乏的地区,甚至以副食代替主食。广西一些地区,“杂粮不敷,常种瓜菜以为粮。”具体如下述。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肉类食品,其生产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家畜,二是野猎。
    家畜,是通过畜牧业饲养牲畜,提供肉类食品。古代华南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