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消费与民俗文化
作者/责任者:陈伟明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
食品,也是一种滋补药品。从龙虱在花纹图案中的突出地位来看,显然龙虱的食用普遍为人喜好。唐代,或有娱蛤,“取其肉暴为脯,美于牛肉”。宋人也谓“深广及溪桐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其间异味,有好有丑。”包括蝙蝠、蛤阶、蝗虫等。此食风历经明清时代不减。明人谢肇俐《五杂姐》卷九云“南人口食,可谓不择之甚。岭南蚁卵蚌蛇,皆为珍懊”。可见古代华南少数民族肉类食品之丰富。姑且勿论蛇虫鼠蚁一类的野生动物含有丰富的营养,且今天仍为粤菜的重要佳肴特色之一。而古代华南少数民族靠山食山,靠海食海,开发利用特有的天然食库,为中国古代开发利用天然食物资源,增加食物来源种类积累了经验,扩大了视野,显示了古代华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多向性特色。类似的肉食特色,也与华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有载“鹦鹉,近海郡尤多,民或以鹦鹉为鱼鲜,又以孔雀为腊,皆以其易得故也。”
鱼类也是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重要食品。华南地处沿海,域内江河纵横,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