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文化

作者/责任者:陈伟明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架设, 上盖茅草即成。
    不仅房屋架构如此简单, 其居室内部设置也较为简朴, 用品缺乏, 没有统一性、规范性, 具体有以下若干特点。
    一是门窗狭小。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居室结构, 不太重视门窗的设置与布局。有云: “穴墙为门, 仅如圭窦, 然而门上必有阀阅, 比户皆然, 竟无有禁之者。”甚至有如 犷, “生理苟且, 荆壁无门, 出则以泥封户。”近代民族学的材料大体上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广西睦边县倮倮族, 其房屋因无窗或只在屋顶上开一小窗, 故室内光线较暗。广西环江县壮族地区, 房屋以土建墙, 上以泥瓦或茅草覆盖之, 窗子也是凿土墙而开建, 由于窗口太小的关系, 光线不足。门窗的作用主要是方便出入及通风透光。但由于古代华南少数民族以干栏式建筑为主, 建筑也多为竹木结构, 架构松散流通, 因此门窗的作用已无关重要。
    二是人畜共居, 这也是干栏式建筑的特点之一。人畜共居, 架木高栏, 除了气候湿热, 主要是为了防避虫蛇猛兽。有谓: “深广之民, 结棚以居, 以设茅屋,下豢牛豕, 棚上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