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文化

作者/责任者:陈伟明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编竹为栈, 不施椅桌, 唯有一牛皮为姻席, 寝食于斯, 牛豕之秽, 升闻于栈罅之间, 不可向迩, 彼皆习惯, 莫之闻也。考其所以然, 盖地多虎狼,不如是, 则人畜皆不得安。”海南琼州, 为防毒蛇,“夜睡必架高, 围以薄席, 置鸡其下, 蛇至鸡惊有声,人觉而杀之。”人畜共居, 虽有碍环境卫生, 但可以利用动物的灵敏特性, 起到预警作用。人畜互相依赖, 以保平安, 对于多聚居于深山野岭的华南少数民族, 类似的居住民俗, 更具有社会经济文化意义。
    三是厨卧同室。由于居室面积狭小, 室内设置简单,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多为厨卧同室。粤西, “土人俱架竹为栏, 下畜牛豕, 上爨与卧处之所托焉。架高五六尺, 以巨竹捶开, 径尺余, 架与壁落俱用之, 爨以方板三四尺铺竹架之中, 置灰 火, 以块石支锅, 而炊锅之上三四尺, 悬一竹筐, 曰炙稻而舂。近代广西都安瑶, 房屋矮小, 只开大门, 不开窗, 室内不大明亮, 厨房、卧室、仓储不分。厨卧同室, 既受房屋结构的影响, 也有其社会生活的原因。华南少数民族, 因所处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