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文化

作者/责任者:陈伟明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地区气候炎热, 长夏无冬, 限于生活条件, 一般不置卧具被席, 遇寒则多以火炉取暖。史载:“仡佬睡不以床, 冬不覆被, 用三叉木支阔板, 旁然骨火炙背, 终夜不绝, 火透则易板, 盖以板易得也, 以展转之意名骨浪。”苗人, “夜卧必团炉 火, 不施衾枕。”近代广西背篓瑶, 其居宅, 是用大小不等的杂木围成, 屋内只有火塘、木碗等, 没有其他东西, 晚上全家卷缩于火塘边, 若是天冷则将火烧大些。火塘或火炉, 便成为华南少数民族居室中的重要设施。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居室内部设置, 一般较为简单落后, 反映了其不重视居室布局的设施, 缺乏美化室内环境的意识, 只是把居室简单地作为栖息之所。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资料也转移他处。有云: “黎藏置酒、米、干肉、布衣之属不于其家, 必拣一高坡之地离家百步内外, 以草树略加缭经回护, 辇置其中, 名曰殷, 虽村家丛杂, 亦不相混。”居宅已失去其综合性的生活功能。反映了其居住民俗水平尚低。值得注意的是, 某些居住民俗文化, 还是表现了一定的水平。如家居周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