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文化

作者/责任者:陈伟明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型, 直到近现代, 仍是主要的居住方式。除了社会条件的限制, 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云: “南越巢居, 北朔穴居, 避寒暑也。”华南地区湿热多雨, 单薄简陋的居住方式,也可苟且栖身, 这样对于进一步改进居住类型、居住环境缺乏迫切感, 使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文化水平, 长期处于较为落后的状况。
    二、建筑结构特点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建筑结构中, 其建筑材料主要体现了就地取材的特点。因为自然环境对于建筑的选取使用影响颇大。材料来源于自然界, 有什么材料就用什么材料, 所以因地制宜, 便成为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一般经济原则与建筑特色。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建筑结构以竹木材料为多。华南地区湿热多雨, 山高林密, 蕴藏丰富实用的建筑原料, 自古以来, 为该区少数民族的居住建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直至明清时期, 竹木结构建筑仍是华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文化的主流, 有谓粤西, “屋不瓦而盖, 盖以竹, 不砖而墙, 墙以竹, 不板而门, 门以竹,其余若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