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交通活动与民俗文化
作者/责任者:陈伟明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黑龙江民族丛刊》 1998年第2期
,女以首,谓男首系狗王头,女肩则高辛公主金肩,故皆贵之。”这大概是祖先崇拜在交通民俗文化上的反映。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交通民俗文化,所表现的宗教文化现象,大体上可划分为若干方面的内容
一是以宗教迷信取舍交通设施。史载 “容州大江东往,中贯域流,水而千尺,旧有长桥以济往来,名曰骆驼,五代前州刺史以阴阳之说,且水声激桥不利,州人辄毁桥易舟,求试阴阳之术。五代之内,未见其利州人往来者,舟揖不便,于是再欲经营,力乃不及,郡人苦之。”
二是在一些交通工具的制作地点建立有关庙宇,以祈福保佑。廉州九头岭, “其南麓有天妃宫,旁有船厂,云昔人于此造海舰。”又“助化庙在府治北半里,为造海船建成化十年,知府刘炬折毁,今乡人复立。”
三是每当陆行水涉,常先祭诸神而后行。宋代万安年, “城东有舶主都纲庙,人敬信祷卜立应,舶舟往来,祭而后行。”心特别是途经某些险要之地,祭拜之时,更有诸多禁忌。“曲江县与武水合处,其险曰新渔,有太守周听庙,即开此渔者,后人放鸡散水以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