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禾楼”——远古稻作文化的遗存
作者/责任者:费师逊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中国音乐学(季刊)》 1997年第1期
是播种或收割, 都必定由主妇带头从头田中开始作业。其时, 要用“鬼鸡”与糯米饭来献祭于“谷魂”。海南黎族亦有类似的崇拜仪式, 称之为“庆母稻”, 即拜祭母稻。而贵州布依族则也有类似的“祭田节”仪式。他们都采用了鸡与糯米糍粑来做祭品。一般来说, 在我国国内祭祀禾谷夫人的同时, 都要同祭祀社神。社神即土地神, 常为土地公与土地婆。有时, 也多会请来龙神、雷神、雨神、仓神等等作陪。在汉族地区内, 道教天师派与梅山派仪式已渗透融化于跳禾楼活动之中, 其仪式, 由兼做道士的“喃呒佬”主持, 在供奉的神祗中就多了“三清”、玉皇、王母、财神、文昌、寿星、八仙等等。喃呒佬本来是指男性巫师, 或称师公, 但由于佛教与道教的强烈影响, 他们或者头戴道冠身披道袍兼作道士, 或称道公,或者头戴五佛冠身披袈裟, 但又不敢自称和尚, 于是被含糊地称为“喃呒佬”, 意为会念经的人。就此, 观世音菩萨也多被请来参加仪式了。享受仪式祭祀的还有诸多地方性、民族性的神坻, 但因地而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44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