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贝丘遗址考古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责任者:李岩 赵善德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南方文物》 1995年第1期
,南宁地区发现了距今七千至八千年的贝丘遗址,如西津22等,它们在年代上与蚁壳洲遗址代表的遗存较为接近,分别位于西江的中上游及下游,西津等遗址之陶器群与蚁壳洲遗址代表的遗存不尽相同;但是,其墓葬之葬俗却相当接近,皆为卷曲较甚的屈肢葬,这一葬俗可能与桂林甑皮岩遗址有渊源关系,因为蚁壳洲遗址的M19即为屈肢蹲葬。
广西酉津遗址中有为数不少的双肩石器发现,其中如双肩Ⅲ式;西津TC1:2:95;TB2:2a:63两标本的型制与蛆壳洲遗址、高要永安下江遗址中所见的西樵山产霏细岩双肩石器相似;不同的是,典型的西憔山霏细岩双肩石器的肩部平整,刃部多见弧形;西津者近于溜肩,并有单肩者,按照有些学者愈见,广西双肩石器最早可到距今九千年迟至七千年,而西樵山霏细岩双肩石器目前可以确认年代最早的是蚬壳洲遗址的双肩石器,其年代也只推测至距今六千年左右。
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期遗存来说,英德青塘即粤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虽然在地缘上与其较接近,但文化内涵则差距较大,因此,有理由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