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近代广东为重点
作者/责任者:郭华清 赵春晨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府文化》期刊 2012年第1期
学校体制和教学内容来看,已经同社会上的普通学校教育差别不大。在近代,全真道龙门派的世俗化是广东道教自身革新以图适应社会的表现。道教在元代就已正式分成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派。这两大派后来在广东都有活动。到清代初期,正一道在广东世俗化就已经非常明显。该派道士多不出家,可结婚、食荤,平日着俗装,不束发留须,跟俗人相差无几。他们主要以开设商业性的“正一”道馆为谋生手段,遇喜庆节日或丧葬时,应主人家之请前往做诵经、礼忏、修斋、建醮、放焰口、度仙桥等法事,皆收取费用以为报酬。全真道从金代开始仿效佛教,建立道士出家修行、住居宫观的制度,该派道士经“簪冠”仪式后,接受道牒,出家入住道观,不结婚,不食荤,着道装,束发留须。清代,对道教全真道予以扶持,道教得以中兴,其中的龙门派在广东占有较大优势。近代,龙门派在广东的发展过程中,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也逐渐世俗化。在宗教修持方面开始与正一派相互融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