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试论近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近代广东为重点

作者/责任者:郭华清 赵春晨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府文化》期刊 2012年第1期

合,吸收正一道的斋醮礼仪,逐渐摒弃不尚符箓、不事烧炼的教规。到清末民初,广东的龙门派道徒也多像正一派道徒一样,接做功德法事,行斋醮祈禳,赚取收入谋生,有的甚至放弃入住道观、不结婚、不食荤这些戒行,除服饰可以辨其身份外,其它已与常人无异。这一点与广东的正一道越来越接近,与北方的龙门派差异却越来越大。这一方面表明广东的商品经济更为发达,人的商品意识更为浓厚,对人的宗教信仰的影响更大;另一方面也是求生存的形势所迫。道教在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受到很大的冲击,信仰的人数越来越少,道士赖以生存的香火收入急剧减少,不得不做功德法事以谋生。
    基督教在近代的革新主要表现为本色化运动。基督教本色化运动就是使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建立中国化的基督教会,或者说建立中国人“自养、自治、自传”之基督教会的运动。早在明清之际,耶稣会传教士便已开始了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的尝试。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初以来本色教会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