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近代广东为重点
作者/责任者:郭华清 赵春晨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府文化》期刊 2012年第1期
华人教会自立的先河,在广州的潮音街创立了华人宣道堂。以后陆陆续续又有华人信徒建立自立甚至自养的教会,到20世纪初,广东的自立教会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自立、自养、自传”的思想得到广泛酝酿并部分付诸实践。少数华人牧师独立建堂或主理教务,在行政、传教和经济等方面,不同程度地脱离西方传教士的制约。在教会自立运动的基础上,在1922年非基督教运动前后,广东也跟全国一样,基督教开始了本色化运动。基督教公会组织的建立,是广东基督教本色化运动的明显反映。如1919年成立的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大会(后改为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是基督教公会组织的典型,其本色化程度已经相当高。在非基督教运动时期,针对基督教所办的各类学校不向中国政府立案、注册,中国的教育主权有旁落之虞,全国还掀起了收回教育权运动。广东是开展收回教育权运动最积极的省份之一,像1924年发生在广东的“圣三一”事件、广东公医的“择师运动”、“圣心”事件,都震动全国,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