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近代广东为重点
作者/责任者:郭华清 赵春晨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府文化》期刊 2012年第1期
略,甘心作日本帝国主义的顺民。在关内,一些天主教上层人士散布基督教超国家、超民族、超阶级的论调,反对天主教徒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但广大的中国天主教徒还是爱国的,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投身于抗日救亡事业,涌现出像马相伯、英千里这样的抗日英雄。
在近代,宗教在阶级斗争中也表现出政治的分野。如在处于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中,宗教的政治倾向就非常明显。抗日战争胜利后,当国共两党的矛盾尖锐起来时,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就明确地站在国民党的一边。1947年7月,蒋介石下达“戡乱动员令”,于斌大主教马上代表天主教表示拥护。1946年7月罗马教廷还与国民党政权建交,互派公使。美国的新教差会派纽约教区的总主教贝尔曼(Francis Joserh Spellman)到中国,他通过大批美国救济物质笼络割地教会人员,为他们的反共事业服务。司徒雷登被美国政府任命为驻中国大使,积极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在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中,佛教的僧侣、居士队伍也发生了分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