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东文化的结晶体 东塾学派
作者/责任者:李绪柏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民族危机加重,国是日整的形势下,学术风气、潮流为之一变。乾嘉训话考据之学日益式微,讲究微言大义,托古改制的今文经学及“经世致用”之学逐渐兴起。广东地处反侵略斗争前哨及中西文化交汇点,此风尤炽。但东塾学派在此背景下,仍训话校勘,坚持传统,不为所动。故后人评价说 “东塾著书言学不言政,出其门者多朴学及淹雅之士。髯。” “康先生指康有为之经学,应用的经学若陈东塾先生,乃为纯粹的正统经学。”这些都说明,东塾学派是一个纯粹的、专尚学术的文化群体。在以上所说诸背景下,就朴学流派而言,承乾嘉考据学余绪,专言学术而声名卓著,成绩斐然,后来居上者,唯有广东一隅。东塾学派可以说是清代朴学的回波余澜。
第二,不分汉宋。清代学术以朴学为中坚,而理学则殊少发明,自不得如朴学之能卓然独立。但汉学、宋学互相攻汗,势同水火。“乾嘉以来,汉学家门户之见极深,‘宋学’二字,几为大雅所不道拯。”在此问题上,东塾学派态度则完全不同。陈澧多次说过,思欲于汉、宋之学,求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