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东文化的结晶体 东塾学派
作者/责任者:李绪柏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其会通。既编《汉儒通义》,“乃著《学思录》,通论古今学术,不分汉宋门户。”陈澧如此,其弟子也同。如陶福祥“从陈澧受经学,博综群籍。于澧所论汉、宋学术无偏重,不当立门户之说,守之弥笃。尝为《汉学簌》、《宋学篇》以见志。”杨裕芬也是“其为学服膺东塾,不分汉宋门户。”这是东塾学派的一致态度。
东塾学派不分汉宋,除因清末学术风气转移,时代使然之外,更主要得力于广东朴学的推动者阮元本人。前面说过,阮元属于扬州学派,“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学最通匆。”扬州诸儒承吴、皖二派以起,始由专精汇为通学。他们对待学术,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不囿于门户之见。近人刘师培说 “自汉学风靡天下,大江以北治经者,以十百计……惟焦、阮二公,力持学术之平,不主门户之见。”故宗主阮元的广东治朴学者包括东塾学派,它的一个鲜明特点即为不分汉宋。“汉宋兼采,原不始自浙粤,惟自嘉道后,此派旗帜始鲜,而浙粤为最。”
至于谈到东塾学派的意义,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广东文化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