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

作者/责任者:陈伟明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l期

卜等。而且一般方法简单易行。如茅卜, “卜人信手摘茅,取占者在手,自肘量至中指,尖而断之,以授占者,使祷所求。”甚至以虱为卜。“岭南人有病以虱卜之,向身为吉,背则凶。” 明清时期仍有类似的记载“阳春有蛇蜂……。土人以置筐司,每遇蛊毒必鸣,鸣则自呼,又以其声之清浊卜祸福。 ”
    外来宗教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主要盛行各种较为原始的宗教信仰,但随着中原封建文化不断影响,中原汉族所盛行的佛道教,也逐渐渗人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地区。唐代岭南,已有尊张道陵为天师。 “天师旧宅在贺州,道篆以为元中大法师,令以宅为庙。 ” 又佛教,唐天宝七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遇风漂泊至海南岛振州地区,后到达了海南岛及广西地区不少州县。所到之处“官人,僧道,父老迎送礼拜,供养承事,其事不可言记。 ”说明了佛道之教也渐行于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地区。当然与该地各民族土著宗教信仰相比,其风行程度显然望尘莫及。特别是佛教,作为异域宗教,一来受民族文化素质的限制,二来也可能为民族排他性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