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沦陷时期保甲制度的推行及其特色
作者/责任者:沈成飞著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民国广州城市与社会研究》
制政策的实施,无疑会给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造成不利影响。这期间,不仅国民党的特务组织无法在广州市立足 -- 其只能在广州周围采取对敌避免冲突与妥协拉拢的措施,就是中共游击队在广州附近也难以开展起有效的抗日活动。有资料显示,1940年广东有中共党员17445人,省委组织下辖有8个特委 -- 东江特委、西江特委、北江特委、东南特委、中区特委、南路特委、赣南特委、琼崖特委,还有6个中心县,44个县委,而在广州市及其附近地区的12个县内,却没有建立起党的基础。[25]当时的中共广东临委在简报中不得不承认,在该区的中共党组织“基本上力量仍小,活动方式又分散”,其斗争的方式只能是“灰色隐蔽”,从长计议,故造成的公开直接影响尚小。[26]
三。、广州日伪政权统治后期的保甲政策偏重于稳定局势
日伪盘踞广州后期的保甲政策有了明显的转变,其主要任务变成了长期稳定局势,以利于进行殖民统治。我们可以从伪广州政权统治前、后期的保甲编查办法及策略转变来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