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沦陷时期保甲制度的推行及其特色
作者/责任者:沈成飞著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民国广州城市与社会研究》
见,伪广州市府为进一步汲取政治资源,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已经撕去了前期稍许温情的面纱,而以赤裸裸的“战时体制”为借口,强制执行其严酷的“管理”政策。它曾宣称:保甲制度之最要者,一在动员民众利用保甲组织,展开民众动员,如献金、防空等;二在强化统制,认为物资收买和配给的普遍实行,“非利用保甲力量之协助不为功”[33]。为此其采取了如上述的严密组训保甲长、惩处不称职人员、利用防卫团来控制民众活动、严格户籍管理等措施。这些都是国家权力向地方基层社会强力渗透的表现,目的是为了稳定社会治安。这恰好从反面说明了伪政权统治后期的治安状况潜伏着危机。
伪政权的保甲政策,反映出其战时的统治策略具有强制的动员性和利己的随意性,这突显了其殖民统治的特色。
第一,其保甲经费征收政策的多变性,暴露了日伪政权统治的强制性及其勒索敲诈的本质。根据汪伪中央《省保甲经费收支暂行规程》的规定,办理保甲之经费由地方公款及人民捐输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