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大师“偷师”民间失明艺人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G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4
人之长,对自己的艺术成就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从民间说唱艺术吸取到最多营养、最终成为南音顶级大师的,就是白驹荣(1892-1974)。
白驹荣不满足于“小生王”,演戏之余学南音。上世纪四十年代,白驹荣每到澳门演出,就在酒店开房,请当地的瞽师来唱曲,他就在一旁欣赏学习,通宵达旦。白驹荣请教过的南音老师,已无从考究。看看当时活跃在澳门的南音唱家,就不难想见曲艺的繁荣。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澳门唱南音的有刘就夫妇和黄德森夫妇。刘就唱腔细腻而有文气,还擅弹古筝,行云流水,曲韵绵长。刘就弟子区均祥,如今是澳门地水南音传承人。据他回忆,“我自幼先天性弱视,家人希望我学得一技傍身,于是七岁时带我到一位很有名的瞽师刘就那里。家人本来打算请他教我学批命、占卦的,但是我对这些没兴趣,却很喜欢音乐……此后,他每天都执着我的手来教我,我则像上学般,天天都到他那里,至八九岁时,他离开澳门到香港谋生为止……粤曲也有南音,但跟地水南音的情味不同,从清唱的木鱼、以鼓相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