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红线女?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G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41
建国后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红线女的唱腔更多地表现出雅正高华,刚健富丽,使听者得到一种身心升华的强大艺术感染力。
如《关汉卿》中的《蝶双飞》:“将碧血,写忠烈,化厉鬼,除逆贼……生不同床死同穴。待来年遍地杜鹃花,看风前汉卿四姐双飞蝶。相永好,不言别!”这是“红派”艺术的典型唱词,表现出的侠骨柔情、义薄云天,能够跨越时代,鼓舞人心。
红线女的艺术人生大致可分为两大历史阶段——“女腔”与“红派”。“红派”包括三大组成:刚健富丽的“红腔”、融汇南北的表演风格、以左翼文学为基本价值观的代表性剧目。
其中,“红腔”延续了“女腔”,也发展了“女腔”。两者各有特色,“女腔”娇美,“红腔”华贵。借用古典诗词来描绘,女腔如“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红腔如“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笼统地说红线女回内地前是“女腔”,回内地后是“红腔”。艺术的转变和提升是一种积累,“红腔”是包含“女腔”的,不过表现方式更为丰富。
从“女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