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饮食文化中之粤菜茶点及其特色
作者/责任者:周兴樑著;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编著
索取号:G122/55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广州学与广府文化》
:“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不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不花假。”稍后,广州又出现了比二厘馆高级一些的“茶居”,如开办于同治年间的广州“一品陛”、“南阳堂”等,在珠三角地区还有“和记茶居”、“昌源藻室”等。大约到了光绪时期,广州才正式办起了第一间三层建筑的茶楼--三元楼。随着时间之推移,广州后来的茶楼就陆续多了起来--或由茶居扩建而成,或由商家兴建而来,著名的茶楼有陆羽居、成珠楼(1745年)怡香居、惠如楼(1875年)、荣华楼(1876年)、陶陶居(1880年),莲香楼(1889年)、云香楼(1904年),及开办于民国时期的泮溪酒家等。不少开业于清末民初老茶楼,仅意头好的“如”字号茶楼,在20世纪初办得“最兴旺”时,就有13间,它们是:东如、南如、五如、惠如、福如、瑞如、宝如、太如、九如、西如、多如、天如、三如,可惜的是,到21世纪幸存的只有两三间了。[22]经过了一个多世纪激烈竞争,目前仍经营的早茶,下午茶、夜茶以及音乐或粤剧茶座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