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唐史籍和文物看古广州的海上丝路
作者/责任者:龚伯洪
索取号:K206.6/12/7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2002
的长航线终点是广州,路程接近贾耽所记。9世纪中叶曾到过广州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在《中国印度见闻录》所记从西拉夫(即尸罗夫)到广州的航线与贾耽所记相同,他还记:“广府(指广州)是船舶的商埠,是阿拉伯货物和中国货物的集散地。”《中国印度见闻录》又称《东游记》,是西方现存最早的中国游记。
从以上的古籍看,说唐代时广州乃世界闻名大港口已是无可争议的了。至于唐代以前广州的海上对外贸易情况,我们也从文物中找找其蛛丝马迹吧。
岭南新石器时代文化最突出的文物是“有段石锛”和“几何印纹陶”。而在菲律宾、苏拉威西、婆罗洲及太平洋波里尼亚诸岛,也发现“有段石锛”;在印尼的爪哇与印度支那,均发现“几何印纹陶”。此可证两三千年前岭南人已与外国有交往了。
二、出土文物的充分说明
从广州的汉代古墓中出土的陶质船模,是实际生活中也有那类船舶的反映。出土的船模中有船上建楼、船后设舵的大船,这在造船史上的出现,比欧洲早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