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唐史籍和文物看古广州的海上丝路
作者/责任者:龚伯洪
索取号:K206.6/12/7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2002
1000多年。造大船的能力,远航便不在话下,所以汉墓中出土不少外国商品便不奇怪了。这里先说南越国时期的文物。
西汉初刘邦称帝不久,公元前209年,赵佗在岭南建南越国,国都在番禺(古广州名)。南越国历经5主,历时93年。南越国第二代主、赵佗之孙赵眛的墓,于1983年在广州解放路出土,后来建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展出墓中出土的文物。这些文物中有数件可证古广州已与外国有交往。
一件是有蒜瓣形凸纹的银盒。该盒盖顶部有两圈凹弦纹。盖上后加焊了个银锭形小凸榫,以套入钮饰(钮已失)。银盒的造型和纹饰与西亚波斯帝国时期的银器类同,应是西亚来的货物。
还有39个焊珠金花泡,分别在南越文王墓中主棺室、西耳室和东侧室发现。这些金花泡的泡体呈半球型,直径1.1厘米,高约0.5厘米,球面形的泡体分布4堆小金珠,以焊剂固定于表面后加热焊牢,这种焊珠工艺与中国古代金银器细加工方法不同,却与西方出土的多面金珠上的小珠焊法相同,可证金花泡乃舶来品。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