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唐史籍和文物看古广州的海上丝路
作者/责任者:龚伯洪
索取号:K206.6/12/7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2002
此外,南越王墓中还有5支原支非洲大象牙,以及铜熏炉中的香料,均是外国来的商品。
而在墓中出土的数十种丝绸制品,则说明当时番禺(古广州名)是丝绸的集散地,间接说明当时中外贸易中丝绸是主要出口商品。
古籍记载,汉武帝平南越后,即派使者带领船队从番禺起航,沿着民间开辟的航道从事官方对外贸易,到达马来半岛、缅甸、印度半岛南部,直至锡兰岛。这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初步形成(参见《赤土国记》)。
在广州出土的其他西汉墓中,也有明显的舶来品和反映中外交往的器物。如西汉后期墓中的串珠,质料有玛瑙、鸡血石、柘榴石、水晶、琥珀等,与当时中国传统工艺品不同,专家考证后均认为是舶来品。还有若干汉墓出土的一些陶俑灯座与侍俑,俑的形象异于汉人,却酷似西亚或东非人种。应是外国商人把这些人贩运到广州,卖给贵族之家做家奴的。
汉平南越后,岭南的政治中心曾从番禺移至广信(今广西梧州、广东封开一带)300余年,所以此时官方文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