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略论广州的蚀刻玻璃画

作者/责任者:夏爱华

索取号:K872.65-53/1/8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岭南考古研究》(8)

耶稣会会士的推动下,才又爆发出真正的制造生产热情,持续了一个世纪左右再次寂灭。所以,在公元800-1650年间的大部分时期,“正值伊斯兰国家以及后来西欧国家发展玻璃技术的高峰时期,中国几乎没有发展玻璃技术。”[5]
    二、 清代广州的玻璃生产
    (一)清代前期广州的玻璃生产 
    从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于战争的破坏,“禁海令”、“迁界令”的颁布,广东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工艺美术方面亦不能幸免。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宣布“开海贸易”,并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事务。乾隆二年(1737)11月,清政府宣布封闭闽、浙、江三处海关,仅保留粤海关对外通商。从此,粤海关成为全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全国的进出口商品贸易,都由广州一口经营,幷且一直延续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时间长达156年之久。广东的对外贸易处于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全国各地的工艺品通过广州销往国外,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