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粤乐中的“拿来主义”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4

很讲究留出空间给手指活动,没有所谓固定音阶,只是‘接近’一个‘标准’,太标准反而不好听了!”

    萧梅教授和博士生李亚、朱腾蛟听得津津有味,并仔细地做笔记。李亚听着崔德銮讲解粤乐小提琴弓法的运用,惊叹道:“这太科学了!”萧梅说:“中国传统乐师的思维和西方不太一样,西方用音高来思考,中国用手指来思考。音乐活在他的指法上,味道就来自这里。”

    粤乐小提琴的运用,向来被视为中西音乐文化最佳结合的实践。小提琴有着丰富的音律和强大的表现力,是中西音乐文化极好的契合点。“粤乐小提琴自融入粤乐这圈子,与西洋小提琴在音色上、在演奏方法上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自成一派,并在其音乐的形态、观念及演奏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粤乐小提琴是一件完全成熟、顺手拿来的乐器。无品的指板,可以脱离琴体、自由挥洒的琴弓,蕴藏着无限的演奏技巧和发展潜力,这对比其他弓弦乐器都更胜一筹。她既可以演绎无限激情,也可以把凄美诉说得淋漓尽致。”(谢永雄《粤乐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