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乐中的“拿来主义”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4
小提琴艺术的文化释读》)
2
粤乐刚柔并济,二弦也分“公乸”
顺着崔德銮音乐构思不能翻译的话题,粤乐音乐家陈仲琰进一步讲解道:“用西洋乐器演奏广东音乐,是不能直接变过来,因为有些音调是没有的。传统粤乐的音调和乐器都极为丰富,搭配也讲究,表现力十分丰富。比如唱霸腔,伴奏常用二弦。一用二弦,就常见竹提琴来搭配。两者的关系有点像京胡和京二胡的关系,但定弦不一样。竹提琴配二黄和配梆子的时候也不一样。说到二弦,民间还有分‘公乸’的,就是雌雄的意思。这种说法如今在我们这代都很少听见了。我曾听一位前辈说,二弦分两种定弦,一种适应二黄,一种适应梆子。梆子腔调昂扬刚劲,透亮大方,是 ‘公’。二黄腔调舒缓,沉实悠扬,是‘乸’。当然,霸腔二黄和快二黄也很激昂刚毅,但毕竟以中低腔为主,偶出高腔,多数表现有压抑感的思想情感,比如《罗成写书》、《夜困曹府》等。粤剧演出时,不同的行当、角色出场,伴奏情绪也要有适当的变化,整台戏才丰富而有味道。”
二弦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