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她代表了潮剧的黄金时代(中)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4

繁重,人才难出。

    3

    潮剧迈进了“金色十年”

    潮剧转为成年人演生旦戏后,观众一开始并不适应,有些小生还被喝倒彩,顶着压力唱下去。经过演员、编剧、导演的共同努力,观众感受到潮剧整体文化水平、艺术水平的提高,也渐渐接受并喜爱更为正常、健康的审美情趣。花前月下,谈情说爱,毕竟是青年男女更能演绎出令人动心的情态。“摸索的过程是艰辛的。不用童伶演员,观众不习惯。成年小生一出台,就被喝倒彩,甚至被扔砂石。据资料记载,有一次,已经22岁的黄清城扮演《西厢记》的张拱一角,出台他自报家门:‘小生姓张名拱字君瑞。’声音刚落,台下的观众抱着极大的抵触情绪,起哄喝倒彩。不是黄清城演得不好,唱得不好,而是因为在观众的心目中,潮剧的小生不应该是成年男子扮演,而应该是童伶。而黄清城并不退却,他等喧闹声低下去,再次自报家门,然而又再遭起哄。但他坚持不退场,如是数次,最后观众终于安静下来。这种被观众抗拒的情形,几乎每个大小生都经历过。”(梁卫群《女童伶往事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