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末民初广州伊斯兰教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影响和现实的特点
作者/责任者:张建君撰写;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广州市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会编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第四届广州伊斯兰文化论坛论文集》
,各寺开的经堂教育、小学各种为民服务彰显出来的,孤儿院、崇善会等为伊斯兰教的巩固、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以史为鉴,学习古人,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怎样适应?是巩固还是破坏;是发展还是倒退,这都是我们爱国爱教的大问题,先哲们给了我们榜样和典范。
二、广州伊斯兰教现实特点
客观条件决定的主观的意识,主观的意识要服务于客观条件。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中国社会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会的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向我们走来,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勃勃生机,寺门“牛鬼蛇神”转身成了国家主人。宗教工作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广州伊斯兰教在祖国大气候的影响下,出现了生机。“老人之家”、“经文班”、“妇女组”等各项宗教、民族活动频繁,前期活动主要以本地为主,外来工处于观望、边缘化阶段。
随着“南巡讲话”的春天,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突飞猛进。外来工大批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