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致美斋 造出中国首瓶白酱油款待尼克松
作者/责任者:廖靖文
索取号:F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日报-W3
酱料铺,起了一雅名——致美斋。关于致美斋的铺面,民间多有传说:本来城隍庙前、路口之拐弯处,按生意人的传统观念叫做“既有邪气,又居生杀地”,古为生意人之大忌。但老板却认为凡事皆在人为,要变“邪气”为旺丁旺财的“煞气”,变“生杀地”为广招顾客的“龙口地”。他以此宗旨,主持设计了保留至后来的“刀型砧板地”铺面,取其意“实斩”(实赚)。
致美斋铺址地居闹市,兼之老板经营头脑灵活,生意也渐趋兴旺。至清嘉庆(1812年),致美斋酱园在广州已小有名气。
店前设石磨
麻油麻酱现做现卖活广告
老广州都知道,致美斋酱园是未到其门,先嗅其香。早在嘉庆年间,老板把当年京城皇府宴席常用的芝麻酱引进广州,并且别出心裁地把大石磨放在店铺门口当眼处,每天雇专人在现场磨麻酱,成为一个最大的活广告。
一对石磨在门口缓缓转动,浓郁的麻酱香飘散在城隍庙的空气中,引来无数市民驻足观看和购买,生意因此越做越大,成为当时广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