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美斋老铺原址新见致美斋
作者/责任者:邓毅富
索取号:F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II03
虽然是老字号,但致美斋已经打造成了一个美味食品的杂货铺,烹厨用料一应俱全。”致美斋的一位工作人员如此介绍。
卖酱油同时也卖酱文化
致美斋新铺共有两层,每层都仅有80平方米。令记者惊讶的是,在中山四路这种寸土尺金的地方,它居然把二楼腾出来做酱文化展示厅。
记者踏着红木楼梯走上二楼,看到左边的陈列架上摆满了各种用来晒酱油的老缸,缸上分别标着“头抽油”、“上白油”、“超等油”等字样;右边的玻璃柜则摆放着记载了酱文化的古书籍《齐民要术》、《农桑撮要》等。
看过厅中陈列的图片,记者才发现,每天吃的酱油并不是那么好做的:要晒90个晴天、发酵180天才能酿成。致美斋保留了不少文物,一张清朝时的掌柜收银台,一个打得发亮的算盘,无不讲述着老铺的故事;“致美斋”的最老招牌也被供奉了起来,据说“破四旧”时,有心人把它反过来砌在墙上,才得以保存。
看完这个展厅,才明白广东省文史馆馆员曹磊那句话:“致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